从毛主席家书看干部子弟教育观
——读毛泽东写给女儿李讷的家书有感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领导干部的家属、亲友,尤其是配偶、子女的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可低估。干部子女教育得好,对社会和党的形象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损坏干部形象和党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曾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后发出警告:“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这些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他要求一切干部子弟从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子女也不例外。

  在毛泽东的子女中,李讷是在毛泽东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享受父爱最多的一个。作为一名父亲,毛泽东十分关爱李讷,但从不溺爱,对她一向要求甚严,这从毛泽东给李讷的数次书信中可见一斑。

1951年,毛泽东和女儿李讷在香山。 侯波/摄

一定要“锻炼意志”“每天读书”

  1958年1月下旬,李讷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因李讷小时候打针时的针头不幸断在肉里,一直没有取出,也要动手术。毛泽东对同时要做两个手术的李讷很牵挂,他无法像寻常百姓那样前往病房探望,就给女儿写了一封家书,鼓励女儿要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毛泽东说:“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决,我也常常如此。病情好转,心情也好转,世界观又改观了,豁然开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妈妈很着急,我也有些……李讷,再熬几天,就可完全痊愈,怕什么?我的话是有根据的。为你的事,我此刻尚未睡,现在我想睡了,心情舒畅了。诗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破)楼兰誓不还。这里有意志。知道吗?你大概十天后准备去广东,过春节。愿意吧。到那里休养十几天,又陪伴妈妈。亲你,祝贺你胜利,我的娃!”言辞之中,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呵护,又透露出他对女儿的勉励鼓舞。

  上大学后,学习方式有所改变,面对大部头的历史著作,李讷感到有些压力,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当时,毛泽东正远在杭州刚刚开始他为期两个月的特殊读书生活时期。1959年12月,毛泽东在给李讷的回信中说:“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我甚好。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毛泽东是在告诉女儿,读书应当有所选择和侧重,也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有厚积薄发的效果。这是做学问的最好途径,也是做好学问的基本规律。

图为毛泽东手书王昌龄的诗歌《从军行》 。毛主席曾用这首诗歌教育李讷。

“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

  李讷曾回忆说,父亲的家教真正触及她思想的就是在她上大学以后,她觉得要好好改变自己,就是世界观要根本地改变。在这段时间内,毛泽东和李讷前前后后通了十来封信,信中他经常教导女儿“不要特殊,不要骄娇二气,不要自以为是”。

  1963年新年伊始,李讷给父亲写信详细剖析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和思想变化。在信中,她还谈到自己在大学课程中学《庄子·秋水》后的感想。《秋水》是一篇有名的寓言,记述的是自高自大的黄河水神河伯和虚怀若谷的北海神之间的对话。李讷读后,思想触动很大,感觉自己有的地方很像鼠目寸光的河伯,意识到自身存在着狭隘和浅薄。接到李讷的来信,毛泽东看到女儿提高了思想认识,立即给李讷回了一封信:“李讷娃:刚发一信,就接了你的信。喜慰无极。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毛泽东要求子女不能因为自己身份的特殊而有任何特殊化,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李讷在收到父亲的这封家书后,立即给父亲写了回信,仅仅11天后,毛泽东再次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说:“信收到。极高兴。大有起色,大有壮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评,大有痛苦、伤心,都是极好的。你从此站立起来了。因此我极为念你,为你祝贺。读浅,不急,合群,开朗,多与同学们多谈,交心,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大有可为。”

“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认识到干部子弟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把干部子弟教育放到了防止贵族阶层形成、防止人民政权变质的高度上去认识。

  1957年9月,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开会,当谈到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他问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你记得曹操评价汉献帝吗?现在有的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子,长于妇人之手”,有些是“阿斗”啊。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爸爸妈妈干什么?比谁的官大官小。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毛泽东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他认为干部子女不能娇生惯养,吃不得苦,而要严格教育,严格要求,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到大风大浪中去磨炼。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是这么教育的。

  1967年,毛泽东曾向党内高级干部推荐阅读《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在分析众诸侯没有一个子孙三世保持王位的原因时说:“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毛泽东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毛泽东的话当如警钟长鸣。

  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取名李讷、李敏,寓意深刻。他希望女儿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在家中,毛泽东很民主,和孩子在一起时也很随意,没有什么拘束,像普通人家的父亲一样。孩子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并不是顶撞,而且在大方针上还得听他的。在毛泽东心中,他并不希望孩子去做什么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认为,只要孩子们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教育始于家庭。毛泽东对子女的教育,堪称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和干部子弟教育的楷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重读毛泽东写给女儿李讷的这些家书,深刻感悟他对子女在吃苦耐劳、自主自立、谦虚谨慎、不搞特权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对子女做个普通人的朴素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启示,尤其是在如何防止干部子弟特殊化这一点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地向毛泽东学习。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1年第10期,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 丁晓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