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能够胜利
靠的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主席的诗词,大都气势磅礴,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读起来使人有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干云豪气,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广阔襟怀。

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建立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基础之上,却又不仅仅是革命乐观主义。通俗地说,一个乐观的人,不一定浪漫。一个浪漫的人,却必然乐观。

毛主席的诗词可以写得这么豪放浪漫,来源于他的生活。红军长征时期波澜壮阔的经历,造就了他浪漫主义的长征诗词。事实上,毛主席长征诗词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是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集体浪漫主义精神的精彩浓缩和鲜明写照。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是夸张了,却夸张得恰到好处,把山的高耸巍峨通过短短十六个字就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么高的山,红军快马加鞭就过去了,走得何其轻松惬意?红军英勇善战、不惧艰险的英雄形象,通过这一首短短的小令,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这就是浪漫艺术的魅力,这就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强烈感染力。

巧渡金沙江,天气虽热,但还没有红军胜利之后的喜悦之心更热,所以说“金沙水拍云崖暖”,着重刻画的是人心里暖意融融的感受。飞夺泸定桥,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山风寒,河水寒,红军神勇敌胆寒。夺得胜利的红军却也难免惊心动魄,倒吸一口寒气。此之谓:大渡桥横铁索寒。一暖一寒,简单的对比,强烈的震撼,红军的英雄形象诞于笔端,从字里行间冉冉升起。

攻克贵州重镇娄山关以后,毛主席以他那如山之笔,如海之墨,写下了著名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把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至。国民党不是吹嘘娄山关坚固如铁,共军插翅难飞吗?怎么我们英雄的红军抬腿就过了?事实证明,在伟大的红军面前,在伟大的长征精神面前,任何困难都只能作为红军英勇顽强形象的衬托而写进历史。因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这样的军队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这样的军队可以创造奇迹,这样的军队必然会胜利。

毛主席长征诗词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红军长征的大体方向是向北。为了摆脱国民党的追击、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会师获得立足点,需要向北。为了得到苏联的国际援助也需要向北。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保护民族生存、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向北……总之,革命需要红军向北红军就向北,因为红军是革命赤卫队;民族需要红军向北红军就向北,因为红军是民族护卫军。天上的大雁尽可以南飞,红军的心却只想着北进。转战万水千山,吃进万苦千难,为的就是到长城抗战!红军是保家卫国的好汉,谁在乎区区行程二万?

过了六盘山天险,红军就脱离了险境,就可以说更加接近了抗战前线。满山的红旗漫卷西风,报国的豪情激荡心胸,今日我红军长缨在手,何时能绑住作恶苍龙?苍龙也许是指国民党反动派,也许是指日本帝国主义,不过都无所谓。不管是谁,只要站到中国人民的对立面,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眼中作恶的“苍龙”,红军手中的长缨都要把它捆住!

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建立在对正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上。正因为红军认定自己所追求的是正义的事业,是高尚的理想,才可以把革命的浪漫主义赋予残酷艰苦的斗争生活,继而从中得到营养和鼓舞。

这种精神让我们满怀景仰,让我们满心激动,让我们期待着在建设国家的过程当中有所作为。

学习长征精神中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可以把它转化为当今的时代精神。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为国家所做的工作,以精神的追求来看待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会发现: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来奋斗,到处可以欣赏美丽,到处可以采撷诗意。

提高思想的境界,抛弃“一切向钱看”的世界观,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不经意间,你就获得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浪漫的世界。

古人讲“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建设和谐社会,也需要追求天人合一,人类和自然要和谐,人类自身之间也要和谐。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文化才可以孕育出这样的理想,才可以实现这样的现实。促进中国和谐,教会世界和谐,任重道远。

振兴国家,需要浪漫主义精神,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以艺术的构思来设计我们的崛起历程。把植根于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民族之花,培育得更加壮美,给世界一个样板,给世界一个希望。

江湖笑傲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