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同窗邹蕴真的友情

  韶山毛主席故居陈列馆内,有一本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同学录,紧排在19岁的毛润芝后面的那个名字叫邹蕴真。与毛泽东众多的同学比较,邹蕴真不太出名,而他与毛泽东当年的一段往事,则更是鲜为人知。

  邹蕴真,字泮卿,1893年出生于汉寿县株木山乡邹家坪村一富户家庭。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在第八班同窗五载,俩人交往颇深。那时正值袁世凯称帝,国内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年少的毛泽东感时忧国,立志革命。有一年放寒假后,邹蕴真和毛泽东一同护校,没有回家过春节。除夕夜,长沙城内很多大商家将喜庆爆竹放得震天响,毛泽东神情凝重,不时地叹气。邹蕴真问他:“润芝兄,何须长吁短叹呢?我们把书读好,将来成名立业,有什么办不到?”毛泽东回答:“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想的是,在眼前鞭炮声中,全国还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同胞呀!”自那时起,邹蕴真才了解到毛泽东的远大志向,对他心生敬仰。俩人常外去散步,每到岳麓山顶,他们就席地而坐,纵情谈论国是人生。

  1918年4月,毛泽东邀集13名进步青年创立了“新民学会”,邹蕴真与蔡和森、何叔衡、肖三、罗章龙、李维汉都是发起人。该学会中不少青年后来成为革命先驱者。1919年,邹蕴真捐款资助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他和何叔衡等20余人都是骨干。该书社传播新文化,暗中推销革命书籍。1921年8月,已任《湖南通俗教育报》编辑的邹蕴真,协助毛泽东与何叔衡,在长沙船山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这是我党第一所带党校性质的学校,邹蕴真撰文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在这一次次的进步活动中,毛与邹之间的学友情也跃升为革命的战友情了。

  1925年8月,毛泽东在韶山组织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湖南省长赵恒惕获悉后十分震怒,电令湘潭警察局立即逮捕毛泽东。毛遂于8月28日离开韶山,先是到长沙城西邹蕴真寓所避难;后邹蕴真又将他转移到汉寿邹家坪老家。邹蕴真家在当地是惟一的大房子,也是有些名气的绅士,故称“邹家大屋”。邹蕴真将毛泽东锁在一间厢房内,不许外来人靠近。他亲自照管毛泽东的生活,在一次送饭时他说:“润芝,诸葛亮曾经把朋友分成义友、酒友和贼友三类。我与你称得上义友吧?说实在话,派其他人送饭我都放心不下。为了你的安全,这事连我儿子也不晓得。”隐居了一周时间后,毛泽东决定与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的庞叔侃、周振岳同去广东。于是,邹蕴真趁一个黑夜,让毛泽东扮成木匠模样,挑上工具篮子,悄悄走出邹家坪。邹蕴真将他送至十几里远的南湖码头,搭乘开往长沙的客船,再转坐火车南下广东。临别时,邹蕴真坦率地对毛泽东说:“润芝兄,你革命我赞成,但我胆子小,怕死,不能跟你一起干了。”毛泽东望着沉沉夜色与滚滚东逝的流水,对他说道:“你往后就以办学为掩护,多多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泮卿呀,珍重!”

  自那时起,邹蕴真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事业上,践行自己“教育救国”的志愿,直到全国解放。邹蕴真与立志革命的学友毛泽东分道,固然是他人生的憾事,但他没有像某些伪君子投身国民党怀抱卖友求荣,正如他后来所言:“我没有背叛毛主席。”体现出其耿直磊落的品性。同时,邹蕴真对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依然同情,有一次毛泽东在经费紧缺时,写信向邹蕴真求援,他慷慨捐寄出500块银元,缓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1950年春致函邹蕴真,邀请他到北京来。邹蕴真到京后,经中共中央统战部介绍,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随后,邹蕴真将自己的全部历史写成自传呈寄毛泽东,是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款待了这位昔日同学。老友久别重逢,心中感慨颇多,邹蕴真由衷地赞赏毛主席的雄才伟略,毛泽东高兴而又谦逊地说:“没有什么,还是第一师范学习的那一点点。当年我们想把国家搞好,苦于没有办法么,东找西找,才找到马克思主义。”那次会谈中,毛泽东还诚挚地忠告老同学跟上时代形势,争做开明人士:“如今解放了么,你也要告诉老家的人,把多余的田土、财产交出来,分给贫苦农民,让他们也过点好日子。”

  事后邹蕴真记叙道:“润芝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感情依旧,毫无半点官僚习气……”邹蕴真此后专程回到汉寿老家,除交出田地和粮食外,还动员家里人交出了埋藏的20两黄金、400块银元等财产。

  邹蕴真在“华大”毕业后,即由政务院人事部分配到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任编辑,两年以后,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直到1985年7月在京病逝,享年92岁。当年的“邹家大屋”旧址,已改建成一所小学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