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活动大事记

 社会主义时期

(1949年10月-1976年9月)

  1950年

  1月

  1日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海军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报《人民海军》报创刊号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2日 出访苏联期间,电示中共中央西南局以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军区一部配合下担负向西藏进军的任务,并立即进行进藏的各种准备工作。电报指出,应当争取于今年4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于10月以前解放全藏。西南局和西南军区于6日决定由第18军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

  9日 致电林彪并中共中央东北局,同意由第四野战军调10余万人至东北及热河从事生产。并告拟于今年春季或夏季召开全国军事会议研究国防军的统一编制调整问题。

  10日 就修筑铁路等问题致电陈云、薄一波,同意用军队修筑天兰、天成、成渝、叙昆、滇黔、黔桂、湘桂诸铁路线。

  本月 指示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140多个师150万兵力,进行大规模的剿匪斗争。至1952年底,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匪特武装240余万人的胜利。

  2月

  2日 电贺西南军区剿匪的巨大胜利,指出:你们路线正确,方针适当,成绩极大,甚为欣慰,望即通令所属予以嘉奖。

  14日 在莫斯科与斯大林一起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

  3月

  5日 指导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发起海南岛战役。是役于5月1日结束,共歼敌33184.人。开创了解放军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渡海作战,摧毁国民党立体防御的先例,为解放沿海岛屿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11日 就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致电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指出:“先生现正从事之工作极为重要,尚希刻意经营,借收成效。”

  4月

  2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批示各中央局、各军区,希望转发华北军区关于纠正军队生产中的偏向的指示电,各自纠正自己部队生产中的偏向。

  14日 批准以第12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构(司令部和政治部)。从此,海军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15日 为空军建军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刊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刊物《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上。

  21日 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关于军队复员工作的指示》,指示各军区认真研究军队复员工作计划。

  本月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和越共胡志明主席的请求,决定向越南派出军事顾问团,援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的战争。

  △ 批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

  △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确定全军总人数由530万人整编为400万人,将陆军统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撤销步兵兵团和4个野战军的番号;全国设西北、西南、中南、华东、东北和华北6个大军区

  5月

  18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广东军区、15兵团并告中南军区,转发粟裕关于占领舟山群岛后的处置意见。1949年8月至1950年5月19日,指导第三野战军进行舟山群岛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8000余人。

   △ 在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关于帆船对国民党军舰作战情况报告上批示:“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

  6月

  6日~9日 主持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自从一九四九年冬季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开始渡江作战起至现在为止的十三个半月内,占领了除西藏、台湾及若干其他海岛以外的一切国土,消灭了一百八十三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九十八万土匪游击队,人民公安机关则破获了大批的反动特务组织和特务分子。”报告在要求做好的8项工作中提出;“在保障有足够力量用于解放台湾、西藏,巩固国防和镇压反革命的条件之下,人民解放军应在一九五O年复员一部分,保存主力。”

  28日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就国际形势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干涉朝鲜内政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严正指出:“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将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7月

  7日 致信聂荣臻,同意中央军委召开的讨论保卫国防问题第一次会议的决议事项。决议事项共五项:一、部队调动部署。二、指挥机构组织。三、后勤工作准备。四、兵员补充准备。五、政治动员工作。7日和10日,由周恩来副主席分别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防会议。13日,中央军委做出了“保卫东北边防,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决定。确定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华为副政委,萧劲光为副司令员,李聚奎为边防军后勤司令员,决定抽调第38、第39、第40军及第42军,炮兵第1、第2、第8师和1个高射炮兵团、1个工兵团共计255000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以保卫东北边防安全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上述部队于8月上旬在安东(今丹东)、凤城、通化、海城、本溪、开原等地完成集结。

  12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中南、西南、西北各中央局及军区,指示:“在起义部队中的领导机关应为军政委员会及军政组制度,不应如主力一样为党委制,以便吸收起义将领参加一起工作,利于团结和改造部队。”

  8月

  1日 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从此,炮兵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

   △ 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出《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指出:”为了要完成伟大的新任务,就必须提高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的文化科学与技术水平,并从军队中培养大批的从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

  5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高岗,要求东北边防军本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待命出动作战。

  18日 致电高岗,指示东北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月底,务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23日 致电中共中央西南局并告西北局,同意今年占领昌都并力争留3000人巩固昌都的计划。指示做好由甘孜向昌都进军的物资准备工作,认为此计划对于争取西藏政治变化及第二年进军拉萨是有利的。

  25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邓子恢、谭政、赵尔陆并叶剑英、方方,指示:准备对付台湾国民党军可能向潮汕及海陆丰的登陆袭击。为此,要加强侦察工作,加强兵力和加强党政军民各方面的作战准备。

  9月

  1日 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构。从此,装甲兵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

  9日 以军委总政治部名义转发第48军开展连队民主运动计划,指示各大军区党委及政治部,在各军区开展一次连队的民主运动,提高连队官兵觉悟程度,改善连队官兵关系,达到连队爱兵尊干、加强战斗力之目的。

  12日 以中央名义致电西北局、西南局、中南局、华东局及各军区党委,指出华北局关于改造绥远起义部队和绥远地方工作的意见是正确的,要求各军区对所属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加以总结,向中央做专题报告。

   25日 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代表中共中央向会议致祝词。祝词中说:“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号召: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们“继续在战斗中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并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题词,“战斗英雄们,你们是人民解放军的模范人物,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更加进步,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29日 指示胡乔木,在今后的宣传中不说解放台湾、西藏的时间。

  10月

  1日 与北京40万群众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周年,并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

  △ 下午,与中央部分领导讨论出兵援助朝鲜的问题。

  △ 鉴于大规模作战基本结束和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的需要,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军陆军部队暂行编制表》。规定:国防军以军为指挥单位,实行三三制编制;撤销兵团一级机构,野战军一级分别与各军区指挥机构合并,撤销野战军番号。

  2日 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派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 致电斯大林,通报中国决定派志愿军入朝作战,援助朝鲜同志。

  4日~5日 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朝鲜问题。从挽救朝鲜危局、保卫我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出发,并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战略决策,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8日 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指出:“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 致电中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倪志亮转金日成,通报;中国决定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及其他在东北境内援助朝鲜的工作,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负责。

  10日 就开辟敌后战场等问题致电金日成、彭德怀,指出:在南朝鲜开辟敌后战场在战略上是必须的而且是很有利的。必须保护好平壤至新义州的交通线。

  上旬 同意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武装工作会议,确定人民武装工作的基本方针与任务;制定民兵组织条例;决定建立自上而下的人民武装领导机构,确定编制。

  12日 为总政治部召开的全军青年工作会议题词:“巩固地向前发展”。

  △ 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饶漱石、陈毅,指示东北各部队和 9兵团仍在原地整训,暂不出动。

  13日 致电周恩来,指出:“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14日 就朝鲜情况和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致电周恩来;现在的决心是打南朝鲜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

  15日 致电高岗并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指示立即运送志愿军粮食等,勿延为要。

  △ 致电高岗、彭德怀并告邓华,指示志愿军先头部队最好能于17日出动,23日到德川地区。并询问粮弹是否已开始渡江输送。

  17日 就志愿军先头部队出动时间再电彭德怀、高岗等,指示志愿军先头两个军准备于19日入朝参战。

  18日 致电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并告贺晋年,指示志愿军4个军及3个炮师按预定计划进入朝鲜作战。

  21日 致电倪志亮、柴成文即转彭德怀等,指示,精心计划争取打好出国第一仗。

   △ 致电邓华并告彭德怀、高岗,指出:第13兵团部“应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以便部署作战”。

  23日 就朝鲜战局问题致电彭德怀、高岗,指示:应当力争正在部署的战役获得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

  △ 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同意彭德怀提出的全歼南朝鲜军第6、第8师的作战部署,并提出以主力插到敌人的后面和侧面,全歼南朝鲜军第6、第8两师的作战原则。

  24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指示对南朝鲜军第6、第8、第l师采取诱入山地加以围歼的作战方针。

  25日 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第13兵团党委并转各级党委并告东北局,命令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立即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他机构。

  △ 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第一次战役。此役于11月5日结束,歼敌1.5万余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地区,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26日 批准国产第一种冲锋枪命名为“五O式冲锋枪”。

  △ 连续电示彭德怀、邓华、高岗,指示志愿军暂时避开美英军,首先歼灭南朝鲜军第1、第6、第8等师。

  28日 连续致电彭德怀、邓华、高岗,赞同聚歼南朝鲜军第 1、第6、第7、第8师的作战部署。指出第一次战役有两个关键,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南朝鲜军第?师不使逃脱,如此则第 1、第6、第8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二是我3个军全部到齐并完成战役展开,如此则我攻击时猛速有力,保证歼敌。

  △ 在有关西藏问题的报告上批示:应说中国军队必须到达西藏一切应到的地方。无论西藏政府愿意谈判与否及谈判结果如何,任何外国对此无置喙的余地。

  29日 致电彭德怀、高岗,要求使用第9兵团主力对付南朝鲜军首都师、第3师和美军第7师由咸兴向北的进攻。

  30日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庆祝志愿军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4个营的胜利;赞同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穿插至各部分敌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的作战部署;“在大作战时请注意使用六十六军,以厚兵力”。

  下旬 在中央关于目前时事宣传指示稿上加写一段话:美国如果竟敢在此时发动世界战争,则其失败将更彻底,因为现在美国的军事准备尚未完成,而和平阵营势力则大于美英势力。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但不能听任美国侵入中朝边界而置之不理。

  11月

  1日 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命令,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规则》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飞行的航空器不论为何方所属,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空军司令部航行处是“统筹中国境内航行的中央机关”。后又颁发《航行管制令》。从此确立了空军统一领导全国飞行管制的组织指挥体制。

  4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命令志愿军各部队于敌军向我反攻时各个歼灭之,尤其注意德川方面的敌军。

  5日 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指示: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

  △ 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指示:目前不宜以联合司令部名义发表战报,而应以人民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发表战报,但在战报中应提到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参加,并且打得很勇敢。

  8日 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领导机构。从此,公安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9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朴一禹并告高岗,指示: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

  13日 在周恩来以毛泽东名义起草的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加写一段话:“朝鲜的战局,是可以转变的。”志愿军在朝鲜西北战线方面“已初步地立稳了脚跟”。

   14日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保卫工作会议题词:“保卫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尽力加强之”。

  17日 致电叶剑英并告方方及邓子恢、谭政,指示:必须统筹两广,将两广作为一个对付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登陆进犯的统一的单位。

  △ 就加强华东军区领导和做好剿匪工作致电陈毅、饶漱石,指示:陈毅住南京主持军区工作;限福建省6个月内剿灭一切成股土匪;华东一切工作要以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登陆进犯为假想的基础去作布置。

  18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朴一禹并告高岗,指示:对俘虏应分批放走;只要志愿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21日 在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10天的情况给军委和东北军区司令部的电报上批示:对志愿军作战兵力“不是换班休整,而是有缺即补,连续作战”。

  22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各中央局、华南分局、各大军区并转斩属分局、大市委、省委、区党委及军区,指示:“加紧准备防空,特别是沪、宁、杭、榕、厦、穗、汕、青、济、京、津等处要迅速准备妥当,战胜敌人的空袭”。

  25日 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第二次战役。此役于12月 24日结束,将敌军击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

  28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朴一禹、洪学智并告高岗、贺晋年、宋时轮、陶勇,庆祝歼灭南朝鲜军第2军团主力的胜利;要求集中第42军、第38军、第40军歼灭美军骑兵第1师、第2师和第25师的主力。

  △ 致电彭德怀、邓华、朴一禹、洪学智并告宋时轮、陶勇、高岗、贺晋年,指示:第二次战役西线争取歼灭5个美英师及4个南朝鲜师,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1个南朝鲜师,整个战役准备打20天左右,望鼓励士气,争取大胜。

  12月

  2日 致电彭德怀、邓华并宋时轮、覃健,庆祝第9兵团的两次歼敌大胜利。第9兵团除应加紧歼灭被围之敌外,并应准备与必然增援之两个南朝鲜师和美军第3师一部作战。

  3日 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关于改变一九五一年部队教育时间比例的指示》规定:各军区一般部队训练时间比重为,军事60%、政治30%、文化10%;离职的速成中学比重为:文化80%、军事10%、政治10%。

  4日 批准《关于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方针的报告》。随后,志愿军空军开始以大队为单位进驻前沿机场进行实战练习。

  5日 致电彭德怀、宋时轮并告高岗,同意东、西线作战部署,指出:“此次西线歼敌二万余,是一个大胜利”。“如能以一个军的主力再歼灭社仓里地区美三师的两个团,则意义极大”。

  6日 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领导机构。1955年9月14日,防空部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 为新华社撰写平壤解放的新闻稿,文中指出: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的正规部队,于12月6日下午2时进入平壤城。

  13日 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17日 就志愿军兵力使用问题,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及宋时轮、陶勇,指出:“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18日 以中央军委名义指示各中央局、大军区并转所属各分局、军区,各省市区党委、军区、兵团及军,并告军事学院,转发志愿军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经验总结。指出:在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中证明,我军对于具有高度优良装备及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是完全能够战胜的。

  21日 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及宋时轮、陶勇,同意9兵团在咸兴地区休整和杨得志兵团预备参战,并指出:朝鲜战争必须作长期打算;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志愿军应专找南朝鲜军打,只要能歼其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

  25日 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领导机构。1951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全军工兵部队建设。从此,工兵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

  26日 致电彭德怀、朴一禹并告金日成及高岗,指出: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休整一个月至两个月,总结经验,筹备粮弹,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动员。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

  29日 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同意第三次战役的作战部署和准备春季攻势。

  31日 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第三次战役。此役于1951年1月8日结束,毙伤俘敌19800人,将战线向南推进80至110公里,将敌人驱至“三七线”附近,解放了汉城。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